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:回首頁

:::

機關安全維護宣導:火場求生常見之錯誤觀念
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最後更新日期:110-03-05
  • 資料點閱次數:1792

※火場求生常見之錯誤觀念

(一)火場逃生原則應往上或往下?

很多人認為往下跑會遭遇火煙侵襲,往上跑最起碼離火煙越來越遠,安全上應該更有保障,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,如果往下跑會遇到煙,代表梯間已受到汙染,往上跑也會碰到濃煙,而煙每秒上升速度3-5公尺,如果往上跑將使自己暴露在濃煙中,而往下跑最起碼跟煙做的是相對運動,只要能跑到起火層以下的樓層,我們就安全了,所以火場逃生原則上往下,如果不能往下避難,則應該選擇回到原本居室『關門』求生。

(二)房門外有高溫及濃煙時該怎麼辦?

當今天摸門後,發現門的溫度非常高,或門外有濃煙(濃煙通常會伴隨著高溫),有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實用的保命方法關門。根據美國 NFPA 實際燃燒實驗發現,當房門外的溫度高達 150℃時,如果房門一直是關起來的,房內之溫度則僅有25℃,足證關門可以有效阻隔火煙,如果起火點在屋內,逃離家門時將門關起來,可以將火勢侷限於屋內,減緩火勢的延燒速度,方便其他房間或樓層的人逃生,這個基本的火場逃生觀念『關門』,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。

(三)發生火災時,適不適合使用塑膠袋逃生?

如果塑膠袋是遭遇濃煙時使用,那麼在濃煙密布的環境中塑膠袋只有裝滿著大

量濃煙的機會,此時我們將裝滿濃煙的袋子套在頭上,說要協助自己逃離火場這種方法是不對的,另外塑膠袋的耐熱溫度不高,如果使用塑膠袋於火場高溫逃生,可能會受熱而像保鮮膜包覆自己,致使呼吸困難,未受熱前,也會因自己呼氣造成塑膠袋視線受阻,影響逃生的速度。火場初期溫度不高,煙層也不會太低,周邊還有許多新鮮空氣,其實也不需要利用塑膠袋來裝空氣呼吸。近來時常看到的逃生防煙袋,其效果亦同,經研究該產品國內目前沒有檢驗標準、沒有合格產品、火場變素很大,逃生防煙袋並無法驗證運用在火場逃生可以安全無虞,且逃生需要多少時間?防煙袋可以使用多久?尚無明確證明,同時,如果只有防煙逃生袋,身體其他部分仍會暴露在火場高溫高熱情形下,故建議不可以使用。

(四)火場中可不可以用乾毛巾幪住口鼻?

過去傳統的觀念,是火場中可以利用溼毛巾來協助自己逃離火場,因此大家就推出乾毛巾不可用導致很多人面臨火災時,因一時之間找不到水,無法將毛巾弄溼,就放棄了利用毛巾幪住口鼻的逃生技巧。利用毛巾幪住口鼻最主要是防止高溫的碳粒子進入肺部,溼毛巾既然能將碳粒子隔離,乾毛巾也有同樣的功能,只是溼毛巾多了一個降溫及更佳之吸附碳粒子的效果,當然,毛巾弄濕了一定得擰乾,否則掩住口鼻後的呼吸過程一定會吸到水,大家可以做個實際的體驗試試看,對於這一點的爭議應當不大。但火災現場瞬息萬變,在把握時間逃生的前提下,基本上皆建議直接逃生(低姿勢),別再浪費時間找毛巾及沾水弄濕等動作。

(五)火災時浴室可不可以避難?

浴室門下沿有氣窗不易填塞防阻濃煙竄入,浴室門大部分不是木造就是塑膠製,容易軟化或著火;浴室天花板大多也是塑膠材質,容易軟化或著火;軟化或著火後,相對安全區防火防煙區劃就被破壞了;躲在浴室則已無其他逃生出口,形成死胡同,影響逃生;所以浴室並不是待救時第一選擇場所。

(六)可否利用排水孔呼吸新鮮的空氣?

這是在網路一直流傳及時常報載的火場逃生技巧,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。因為平時為了不讓排水管內的臭氣和昆蟲進入室內,近年來浴室設計都在排水孔加上存水彎的設計,這樣一來,因為水封深度的關係,排水孔其實是不會有空氣流通的。同樣的,這樣亦不能選擇馬桶來呼吸新鮮空氣。

(七)家中最重要的消防設備是什麼?

住宅用火災警報器。根據消防署的統計,住宅火災人員罹難的主要因素為火災發現太慢及自力避難困難。由於太慢發現火災和初期反應失敗,導致錯失逃生之第一時機或避難行為。住宅火災中,有無裝設火災警報設備與死亡之間有絕對之關聯性。高齡者行動不便避難若能於住宅裝設火災警報器, 利用其所探測煙或熱時產生的警報聲,早期提醒正在熟睡或不知火災發生的民眾,及早發現並開始逃生,除可抑制火災擴大,亦可減少人命傷亡。因此,住宅場所有必要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,以提高該場所自我保護之水平。

回頁首